和同事們的一場旅游 。
基本上是一趟走馬看花的旅程,這是預料中事。導遊是個嫁到東京的怡保人,英語裡仍夾帶著濃濃的馬式腔調,說著日本時還不忘記感慨日本當局對二戰歷史的否認態度,還曾經在帶日本團到新加坡時刻意安排二戰博物館的行程。每天趕鴨子式的衝景點和趕時間吃同樣味道的味噌旅游餐,常常都是還没看清細微就得離場,擁擠的景區裡都是中國口音,好像來到了寫滿日文的中國景區醬。倒是領教了日本人的簡約風格,清潔的環境,精緻的生活小細節。很喜歡京都這老城市,有一種想賴在那裡不想被旅游巴士載走的念頭。
不解的是那奈良鹿公园裡的野鹿們都被砍了角,據說是為了遊客的安全考量,只是被砍了角的鹿都沒有了它們的氣質,應該是被遊客喂食慣了吧,反而貪婪的像gasing hill 上無所事事的猴子們,看見鹿餅乾就失去衿持。
至於大阪嘛,行程裡似乎都在購物街要不然就像黑門市場之類的地方佔多數,印象也沒很深,改次得好好的走走了。

走在晨光乍洩的京都街上,享受著攝氏2度的冷空氣。

看見國際語言嗎?



日本到處都是這樣的小車,看起來像卡通車醬。










以前都在日本漫畫裡才看見的日本高校生,一大堆一大堆的出現在眼前。



日本寺廟建築風格源於唐朝時期的影響,但卻有別與它。這屬於日本神道的寺廟以橙色為主。


日本神道裡的狐狸是天神的信使,有著高貴重要的身份,這和中國傳統裡的狐狸小姊有著天庸之別。








